金價無時無刻都在變動。如欲找出最佳的賣出時機,就必須著眼於價格的波動。
歷史上的最高・最低價格便能作為參考資訊。
此處將針對過去最高・最低價格的金價時間點,詳細說明當時的實際狀況。
日本的歷史最高金價為7,769日圓/1g
在日本,歷史最高金價為2020年8月7日的7,769日圓/1g,當時是睽違40年的新紀錄。
2020年時,新冠肺炎的擴大感染造成全球局勢不穩,經濟風險也持續高漲,造成越來越多人將金作為「緊急金」而買進,導致金價有所上升。
除此之外,由於身為全球標準貨幣的美元與金價關係密切,因此一旦美國的局勢不穩,也會容易使金價隨之上揚。
促使金價上漲的主要原因,便是美國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的蔓延所影響。
2020年7月,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的鮑威爾主席表示,現今的經濟低迷是「我們無人經驗過的狀況」,並在其後的記者會中聲明「今後的經濟局勢相當模糊不清,大致上將取決於疫情能否受到控制」,此番言論更加深了大家對於經濟的不安感,進而讓決定賣出美元、買進黃金的人再度增加。
除了上述事項之外,中美半導體貿易戰也越發激烈,隨之衍生的多種材料也可視為驅動金價上揚的因素。
金價與美元在緊急時刻的關聯性
1979年2月的伊朗革命、第2次石油危機,以及同年11月的德黑蘭美國大使館佔領事件、12月的蘇阿戰爭等事件爭相爆發。更甚,翌年1980年,伊朗與伊拉克的戰爭趨於白熱化。
在如此混亂之中來臨的1980年代,可說是加深美國與蘇聯對立的時期。受到一連串的事件所影響,金價在1980年升至了6,945日圓/1g。
然而,在歷史最高金價的短短4個月後,金價在5月下跌了超過3,000日圓,來到了3,645日圓。
此原因在於美國與蘇聯的緊繃局勢逐漸化解。透過延續至今的對立狀態解除,使大家對於美元恢復了信心,這次不再大量買進黃金,而是以美元取而代之,導致金價急遽下跌。
當時預期這樣的下跌僅為短暫現象,不料結果卻持續了20年以上。
也就是說,即使金價已締造了40年以來的新高價、並持續受到看好,但仍可能會因新冠肺炎的疫苗問世、解除擴大感染的風險與經濟的不安,或是中美貿易戰的舒緩等狀況而再度下跌。
日本的歷史最低金價
在1980年,金價雖然創下了歷史第二高的紀錄,之後卻一路下跌了20年以上。
其後在1998年,更達到了1g 865日圓的史上最低紀錄。時至今日仍尚未出現更低的紀錄。
這般長期的下跌走勢,始於1983年OPEC主導的原油價格大幅降價。基本上可說是金價與原油價格比例的關係。
另外,日本在80年代後半期進入高度成長期,平均股價有顯著的上升,並曾一度達到4萬日圓左右。
由於股價與金價基本上為反向指標,因此造成了金價的大幅下滑。
接下來,即使1991年開啟了泡沫時代,金價仍然持續往下跌落至1000日圓左右。到了1998年時,再度來到了先前出現過的歷史最低紀錄1g 865日圓。
2000年之後的金價
從80年代至90年代,金價雖然持續了將近20年的下跌走勢,但在進入2000年代之後,終於開始轉變為上升走向。
此原因在於2001年發生的網際網路泡沫事件、全球多點的同步恐怖攻擊、2003年伊拉克戰爭導致的地理風險等不安局勢所致。
與締造史上最高價的時刻相同,大家會失去對於股票與貨幣的信心,轉而大量買進黃金,進而使其價格上漲。
另外,2007年的次級貸款問題也是金價上升的要因之一。截至當時的金價突破了3000日圓左右。
而2008年的雷曼兄弟事件,雖然使金價暫時有所跌落,但短短3年內便再度回到上升走勢。在2012年,美國也出現了景氣復甦的前兆。
接下來,政府在翌年2013年積極推動金融政策「安倍經濟學」。而金價也在1年之內從4000日圓左右急遽升值至5000日圓的程度,進入了上揚的局勢。
雖然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的侵擾,但除了感染風險所導致的經濟不安之外,尚有企業危機連鎖效應、美國經濟支援政策等政治活動的影響,各式各樣的因素都會使黃金市場產生波動,因此如欲正確判斷市場,務必謹慎留意相關的變化。